胶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青岛加快建设全球海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海洋经济对于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有目共睹,因此在诸多规划与城市建设实践中,海洋经济始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日前,《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完成,规划提出,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力争到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到年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进世界城市体系前列,为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将提升青岛的城市能级,提升城市区域影响力和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也将引领、辐射、带动整个海洋经济的发展,对青岛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海洋船舶工业

1

目标: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

根据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总体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规划》深入分析青岛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和机遇,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综合优势,将“十四五”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发展目标设定在7%左右,海洋经济规模继续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戚永战介绍说,《规划》共提出了11项主要指标,涵盖经济、产业、科技、开放、生态、民生六个方面。

一是坚持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突出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形成“双核引领、湾区联动、集聚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布局。强化西海岸新区、蓝谷核心区的“双核”作用,促进胶州湾东岸、胶州湾西岸、胶州湾北岸、崂山湾-鳌山湾西岸等湾区联动,强化海洋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发展,促进胶东经济圈海洋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按照“3+X”的思路,重点发展海工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它潜力产业,发挥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建立健全“企业+研究院”前端、中端、后端对接机制,推进一批支撑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深远海开发技术研发和装备集成建造水平,加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三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加快港口资源融合,加快建设枢纽港和贸易港,进一步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日韩跨境电商零售交易分拨中心、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特色商品进口体验交易中心,打造沿黄流域、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四是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际院士港等,实施海洋关键领域科技攻关,完善海洋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海洋高技术产业示范等机制。推动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形成深海资源全链条服务支撑能力。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培育海洋拔尖创新人才。

五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参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和蓝色伙伴关系建设,搭建海洋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拓展海洋运输和贸易往来,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先行示范区。

六是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不断优化沿海人居环境和景观。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助力双碳目标。

深远海水产养殖

2

构建集群化、特色化的海洋产业体系

《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现代海洋产业原则上说,就是陆地上的产业基本上在海洋中都能找到他的影子,这是比较宽泛的概念。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戚永战对此进行了解读。“十四五”期间,青岛海洋产业主要划了几个方向,船舶和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上风电、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海水淡化、水产品加工和贸易等领域,重点推进海洋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

《规划》提出,促进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传统的产业转型发展,包括高标准建设蓝色粮仓、打造良种繁育基地、打造深远海绿色养殖基地,实施资源养护,开展远洋渔业以及出口加工、冷链物流等现代渔业产业链。

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海工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包括积极布局海上风电、海上能源岛的建设等等,围绕这些产业培育和引进一些功能性总部,建设海洋新兴产业合作发展联盟,培育完善的产业链体系。

服务业方面是提质增效。发展滨海旅游、海洋文化、海洋信息服务、海洋金融等产业,提升海洋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谋划发展深远海未来产业,主要是围绕深海油气开发、海底矿产。

在布局产业的同时,考虑统筹全市的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西海岸和蓝谷的双核引领作用。在既有的船舶海工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园区的基础上实施领军企业+产业集群+特色园区+专班推进的形式,来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体系,为下一步海洋产业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创新引领,推动青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也成为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一大优势。据了解,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中的20个行业在青岛都有布局,且产值过千亿元的行业有6个,过百亿元的有8个,尤其在海洋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全球最大40万吨新型矿砂船、世界最大吨位“海上石油工厂”P70等世界顶级产品在青岛建成交付;全球最大的船级社及认证组织挪威船级社等入驻青岛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成功获批并将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

近年来,青岛海洋制造业、海洋服务业、现代渔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一个个“新标签”不断成为青岛经略海洋的内生动力。

3

建设海洋中心城市,青岛有优势

年8月,中央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随后,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为各沿海强市竞相打造的目标。已有深圳、上海、青岛、天津、大连、宁波、舟山等城市,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为亿元,同比增速为15%,占全市GDP的27.7%。年,海洋生产总值占比提升到28.7%,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3%;“十三五”期间,青岛市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3.3%。海洋经济已成为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与深圳、上海、天津、大连、宁波、舟山相比,青岛海洋经济增速优势非常明显。同时,青岛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基地,海洋产业体系完备,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中心奠定了基础。国家海洋局统计的20个海洋行业,在青岛都有发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打造的9个海洋产业集群,青岛有7个产业纳入国家布局。

在海洋科技支撑和海洋人才储备方面,青岛相比其他城市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青岛汇聚了国内一流的海洋高校、科研院所及海洋高端人才,拥有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机构、三分之一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涉海两院院士占全国27.7%,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科学试点实验室、国家深海科考基地。

青岛蓝谷更是海洋科研的集聚中心,目前已经集聚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潜基地、大洋钻探船、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23个,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23个。在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中,青岛科研院所主导的成果占了四项,足见青岛海洋科技创新的活力与综合实力。

青岛港口资源优越,且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年,在疫情、贸易争端影响下,青岛港依然保持了增长。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迈进了全球万标箱“俱乐部”,紧跟深圳港,且增速达到了8.8%,居其他六个城市港口的首位。随着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推进,青岛港的航运中枢地位和区域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具有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海洋科技、教育具有领先地位,海洋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明显;青岛港是北方重要的航运中心,具有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海洋文化活跃,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些都是青岛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优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瞄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青岛肩负起经略海洋、抢占海洋战略制高点的使命与担当,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