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5328.html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位于普陀区南部,毗邻静安、长宁,北起中山北路(光新路至曹杨路),东以苏州河为界,南到安远路与静安区交界;西至曹杨路、万航渡后路与长宁区相邻。辖区面积4.0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4万人,是全市唯一一个横跨苏州河两岸的街道。
图为长寿路街道地图(年)
历史上有关本地区第一个地标的记载要算东晋时的沪渎垒。沪渎是指古吴淞江下游一段,在唐朝,沪渎最宽处达20里,是太湖最重要的泄洪河流。晋朝为了抵御海匪侵扰,虞潭、袁山松先后在沪渎上建造了城堡称沪渎垒(又称袁崧城)。
袁山松画像
袁山松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或作袁崧。善作文,有才名,著《后汉书》百篇。好音乐,改旧歌《行路难曲》,醉酒高歌,催人泪下。官至吴国内史。晋隆安四年(年)冬,为防孙恩义军攻打,率兵民在青龙江(在今青浦县境内)海口外重修沪渎垒,驻兵以防孙恩义军。次年与孙恩战,兵败身亡。今青浦赵巷菘泽村,因山松后裔聚居得名。
据南宋杨潜编写的《绍熙云间志》说:沪渎垒西城在东西芦浦之间,也称芦子城。
选自《绍熙云间志》
那么,东西芦浦或者说芦子城在今天的什么位置呢?根据祝鹏所著的《上海市沿革地理》所说,芦子城可能在今小沙渡一带。从《普陀区地名志》之普陀区历史河道图中可以看到过去的西芦浦大致位于今武宁南路附近,东芦浦大致位于今西康路附近。
红线内为今长寿路街道范围,选自《普陀区地名志》
在宋朝前,长寿路街道绝大多数地区曾处于古吴淞江的河床范围内。在明代,这里是吴淞江下游泛滥改道的主要地区。明正德十六年(年)开凿潭子湾新渠,吴淞江在境东北夺其支河宋家浜流入黄浦江,在境北界形成四大河曲。沿吴淞江岸边,多为滩地呈江南水乡风貌。
由于本地区地处苏州河沿岸,天然的运输水道为沪西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普陀区志》记载,年,普陀区境内第一家民族工业——大有榨油厂,在今西苏州路号建成投产。
不过据年出版的《图画日报》记载,大有榨油公司创建于光绪30年(年)地址在宜昌路1号,这和上面说的大有榨油厂,在今西苏州路号的地址基本吻合。
笔者以为之所以在创办年份上出现差异,可能是记载上的错误,也有可能是在年前,工厂实际控制人可能出现过变更。
年方俶伯接手榨油厂,年,方俶伯发起改组成立新公司,并在原公司名称中添加了一个“余”字——大有余机器榨油股份有限公司。
选自《图画日报》第17号第七页。
图为大有余榨油厂水压机榨油车间制成一部的联合机
年,本地区吴淞江以南,今胶州路以东地域被扩占为公共租界。从而加快了本地区,特别是本地区苏州河以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步伐。
年,孙多森、孙多鑫合资创办阜丰面粉厂,在吴淞江南岸(今莫干山路号)建成投产。为民族资本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机制面粉厂。光绪三十年至民国21年,经3次扩建,日产面粉包,当年曾被誉为“远东第一”。
图为阜丰面粉厂创办人之一孙多森。
孙多森(-)字荫庭,安徽寿州人。创办中国首家华商面粉厂——阜新面粉厂,任中国银行首任总裁。
图为当年远东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上海阜丰面粉公司
年,杨斯盛、邵荣春合资创办瑞和砖瓦厂,在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号建成投产。为上海第一家机制砖瓦厂。
与此同时,日商凭借《马关条约》准许外国在华设厂的规定和利用租界特权,亦在此开设工厂,发展纺织工业。他们在租界和越界筑路地区圈划了60多万平方米土地,先后开设钟渊公大第三厂,内外棉一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七厂、八厂、十二厂、十五厂,日华三厂、四厂、五厂、六厂、七厂,同兴纺织株式会社,内外棉第一加工场、第二加工场,东亚制麻株式会社。其中,日华五厂、六厂、七厂的前身系我国民族资本宝成一厂、二厂,民国15年由日商喜多买进,改名喜和一厂、二厂,后又并入日华系统。
年,挪威人汉巽在戈登路(江宁路)创办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上海啤酒厂前身)。该厂也是上海第一家啤酒厂。年因扩厂迁至宜昌路号。更名为上海啤酒有限公司。该厂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啤酒厂。
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
图为迁入宜昌路号的上海啤酒厂
年,荣宗敬、荣德生、王禹卿创办福新面粉一厂,在今莫干山路号建成投产。民国4~10年,荣氏家族在本地区又先后创办福新二、三、四、六、八面粉厂。
图为荣宗敬
荣宗敬(年9月23日-年2月10日),名宗锦,字宗敬,江苏省无锡荣巷人。荣德生之兄,荣毅仁之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
图为荣德生
荣德生(年8月4日-年7月29日),名宗铨,号乐农居士。江苏无锡荣巷人。荣宗敬之胞弟,荣毅仁之父,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早年经营钱庄,后在无锡、上海、汉口等地开设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纺织公司等企业。至民国11年(年)已拥有12家面粉厂和4家纱厂(后申新纱厂增至9家),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
图为坐落在莫干山路的福新面粉四厂(左)、福新面粉八厂(中)、福新面粉二厂(右)(年代)。
图为坐落在光复西路号福新三厂(年代)
图为福新四厂全景(年代)
图为福新六厂侧景(年代)
图为福新八厂前景(年代)
年,荣氏家族先后在本地区创建了申新二厂、申新九厂。其中申新九厂曾是上海最大的纺织厂。
图为申新二厂
图为荣宗敬氏及其申新九厂
图为民国时代申新九厂
年,中国第一家灯泡厂——奇异爱迪生电器公司(后为上海灯泡厂),从南京路四川路迁到本地区。
图为奇异爱迪生灯泡厂
图为奇异牌灯泡
至上海建市第二年(年),本地区已有工厂50多家。成为了上海沪西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图为年本地区(红线内)工厂分布图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本地区胶州路以东地区属于公共租界,在上海沦陷后,这里呈现出短期的“孤岛”繁荣。一些民族家,为了躲避日军战火的破坏,在本地区投资设厂。其中,比较著名的企业有寅丰毛纺织厂、长城铅笔厂、永和实业公司制造厂等。
图为长城铅笔厂生产的长城牌铅笔
图为永和实业生产的永字牌热水袋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一批日伪企业,原日商内外棉8家厂、日华5家厂、同兴纱厂、公大三厂、东亚制麻株式会社,分别改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第一、二、三、六、七、十一纺织厂,第一印染厂,第一绢纺厂,第一制麻厂,第二机械厂和上海被服总厂。
此外,著名电扇生产厂商——华生电器厂也搬迁到本地区。
图为华生电扇广告(民国时)
图为解放前本地区工厂分布图
可以说,至解放前夕,本地区已经是上海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中面粉业和棉纺织工业在全国都占据重要一席。
图为年本地区航拍图(绿线内为今长寿路街道范围)
20世纪初,民族资本家和外商在本地区纷纷开办工厂,本地区逐渐形成轻、纺、面工业集中地。外商特别是日商纱厂依仗不平等条约,发展迅速。沪西工人深受帝国主义列强、封建军阀和官僚买办的压迫,这里也成为了上海工人运动的主要战场,其中最为著名的工人运动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
年1月,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决定加强党对工农群众运动的领导。四大以后,革命群众运动,特别是工人阶级反帝斗争迅猛发展。年2月起,上海22家日商纱厂近4万名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先后举行罢工。中共中央专门组织了领导这次罢工的委员会。
5月15日,日商关闭内外棉十二厂和七厂,贴出布告停工2天。七厂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带领要求上班的工人,撞开厂门,涌进厂区。守大门的日本人举起木棍、铁棒乱打工人。顾正红高喊:“东洋人打人了!”带着人群直奔物料间,每人拿一根打梭棒自卫。七厂的日本大班川村领着一帮打手,手持武器冲来。川村举枪射击,顾正红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之中。工人11人被打伤,其中重伤4人。第二天下午2时左右顾正红因伤重死亡。
图为顾正红烈士
顾正红(—),江苏阜宁人,幼时家境贫寒,16岁随母亲逃荒至上海谋生。年,顾正红参加中共地下组织开办的补习学校学习。期间,参加沪西工友俱乐部,受到邓中夏、恽代英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俱乐部中的积极分子。年2月,上海22个日本纱厂的4万多工人举行大罢工,反对日本资本家无理开除工人。顾正红参加工人纠察队。顾正红在斗争中表现积极,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存纱不敷,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厂内,与资本家论理,要求复工和开工资。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图为顾正红烈士殉难处(原日商内外棉七厂内,后为上海市第二棉纺织厂澳门路南大门通道西侧)
5月16日,内外棉各厂工人全部罢工抗议,1万余工人聚集在潭子湾广场上,组织罢工委员会,提出惩办凶手、承认工会等8项条件;成立工人纠察队、演讲队和救济队开展工作。罢工委员会两次向全国各工会、学校、报社发表宣言,控诉日商暴行,号召全国同胞支援;派代表到全市各学校、团体宣传;在全市散发传单。各工会、学生会及中小商人团体纷纷发表宣言表示声援,学生们上街演讲、募捐,由30多个团体组成“日人惨杀同胞雪耻会”,到潭子湾吊唁烈士的团体代表川流不息。参加广东劳动大会的北方工会代表,途经上海也来声援、慰问;上海学联和全国学生总会均作出决议后援;海员工会上海支部和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也电促段琪瑞政府向日本交涉。
5月24日,在潭子湾举行“顾正红烈士追悼大会”。会上挂满挽联、挽樟和匾额,正中挂烈士遗像,横额为“工人先锋”,挽联为“先生虽死,精神不死;凶手犹在,公理何在!?”烈士灵枢上覆盖着白绸,上书“东洋人打死中国人”。并由20名工人纠察队守卫。当天公共租界当局逮捕参加追悼大会的4名上海大学学生,诬以“扰乱治安”罪,定于30日在会审公廨审讯。28日,中共中央与中共上海地委召开联席会议,恽代英、李立三、蔡和森等出席会议,决定在30日发动反帝大示威,把工人斗争和各阶层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于是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
图为年6月在潭子湾举行顾正红烈士追悼大会
年5月30日上午,上海工人、学生多人,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进行讲演,揭露帝国主义枪杀顾正红、抓捕学生的罪行、反对“四提案”。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当天下午,仅南京路的老闸捕房就拘捕了多人。万余名愤怒的群众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口,高呼“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打倒帝国主义!”“收回外国租界!”等口号,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英国捕头爱伏生竟调集通班巡捕,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其中逮捕学生四十余人,射杀学生四名,击伤学生六名,路人受伤者十七名,死了三名。6月1日复枪毙三人,伤十八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图为“五卅”惨案发生后,南京路顿现慌张之象,捕房用水管冲散闲人,图中白痕即救火车皮带所放之水也。
图为五卅烈士喋血处。同昌车行隔壁是南京路巡捕房(或即老闸巡捕房)即五卅惨案发生处(矮墙处)。
(图中箭头处)五卅流血地。当年同昌车行门前五卅惨案,震动全世界,巡捕房把南京路方向的正门垛塞起来,另癖一个门。
当天深夜,中共中央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和刘华等组成行动委员会,具体领导这次斗争,组织全上海民众罢工、罢市、罢课,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帝国主义的屠杀,点燃了中国人民郁积已久的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怒火。从6月1日起,上海全市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年6月1日到6月10日,帝国主义者又多次开枪,打死打伤群众数十人。英、美、意、法等国军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全部上岸,并占领上海大学、大夏大学等学校。上海人民不惧怕帝国主义的武力镇压,相继有20余万工人罢工,5万多学生罢课,公共租界的商人全体罢市,连租界雇用的中国巡捕也响应号召宣布罢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遍及全国25个省区(当时全国为29个省区),约━个县,各地约有1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北京、广州、南京、重庆、天津、青岛、汉口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重要矿区,都举行了成千上万人的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年6月11日,汉口参加游行示威的群众行至公共租界时,英国水兵向人群开枪射击,打死数十人,重伤30余人。汉口惨案进一步激起全国民众的愤怒。全国各地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驻华的海陆空军”、“为死难同胞报仇”怒吼声,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
五卅运动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反帝运动。五卅运动后,中国政府收回上海的会审公廨。并且不得工部局越租界范围外建筑马路,其已筑成者,由中国政府无条件收回管理。
年起,汉口、九江、镇江、厦门等英租界,天津的比租界等被纷纷收回。
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20世纪初,随着工业的发展,劳勃生路(今长寿路)、小沙渡路(今西康路)一带,陆续开设商店,至20年代,已有多家,形成了吴淞江(苏州河)以南城区的商业中心。其中标志性的地名就是大自鸣钟。
大自鸣钟原本指的是年,“内外棉"下属各厂的资本家为宣扬已死的董事长川村利兵卫的功绩,于年4月在小沙渡路、劳勃生路口,建造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塔式川村纪念碑,以石为基座,高4丈余,四周成方形,内分6层,顶层嵌上四面均有钟面的大时钟。
图为川村纪念塔上的大自鸣钟(西康路长寿路)
人们通常称的大自鸣钟,大致范围东至陕西北路,西靠常德路,南近安远路,北达普陀路。是沪西著名商业中心。
以下是年,大自鸣钟地区行号图
图为年劳勃生路南(戈登路至东京路)段行号图
图为年劳勃生路北(戈登路至东京路)段行号图
图为年劳勃生路北(戈登路西侧)行号图
图为年劳勃生路北(小沙渡路东)段行号图
图为年劳勃生路南(小沙渡路至赫德路)段行号图
图为年劳勃生路北(胶州路至赫德路)段行号图
图为年劳勃生路北(小沙渡路西)段行号图
注:赫德路(今常德路)、戈登路(今江宁路)、东京路(今昌化路)、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劳勃生路(今长寿路)。
以下是年,大自鸣钟地区行号图。
图为长寿路(今昌化路至江宁路)段行号图
图为长寿路(江宁路至西康路)段行号图
图为长寿路(西康路至常德路)段行号图
图为长寿路(西康路至胶州路)段行号图
此外,长寿路(曹家渡附近)也是当年著名商业街。
图为长寿路(曹家渡附近)段和万航渡路后街行号图
一组本地区民国时照片
白礼氏洋烛肥皂厂(长寿路3号)
统益纺织厂(莫干山路9号)
新裕纺织二厂(长寿路号)原溥益纱厂
中国化学社制造厂(安远路号)
大自鸣钟
上海啤酒厂
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
图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棉纺织厂大门
图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棉纺织厂办公楼
图为年上海通货膨胀奇景:上海印钞厂里工作场景。
上海内外棉株式会社工人住宅(带三角顶的房子)
图为民国时的玉佛寺
(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