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让人足不出户,家长和孩子一起管理好手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亲爱的老师、同学和家长朋友们:

“疫情”来了,为指导师生、家长做好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工作,弘扬正能量,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启动“十个一”心理守护工程,指导家长及学生在特殊时期做好心理呵护及科学陪伴。

今天心语热线志愿者、中云振华教育集团段炳娥老师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疫情让人足不出户,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管理好手机?》段老师从“孩子迷恋手机背后的秘密”“家长如何陪伴、规范孩子”等方面,引领家长帮助孩子在家管理好手机的使用。

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热闹非凡的时候。因为一场疫情,这个春节过得非同寻常。万城空巷,马路上冷冷清清。平时欢呼雀跃的孩子们,此刻都窝在家里。由于时间充分,很多孩子悄悄拿起了手机。

手机俨然成为孩子们这个时期重要的工具。很多家庭因为家长不满孩子玩手机而引发种种矛盾。还有家长很痛心地反映孩子整天沉迷于玩手机不能自拔。我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此时我们作为家长,除了着急埋怨外,还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孩子那么喜欢玩儿手机?孩子喜欢玩手机,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原因之一:手机本身的吸引力。

手机因为自身具有色彩丰富、画面生动、内容广泛等特点,不仅深受孩子的喜爱,很多成人也对它爱不释手。同时,游戏带来刺激和新鲜感。他们会把自己代入到游戏中的角色,感觉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刺激感和新鲜感。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成年人身边也有一个时刻监督我们是不是在看手机的监督员,或许我们每天被警告的次数不见得比孩子少。

原因二:孩子对家长的模仿。

一个迷恋手机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迷恋手机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定论是“身教重于言教”,当家长一边不让孩子玩手机,一边自己又乐此不疲的时候,孩子更多会模仿大人的行为,而不是听大人的口头教育。曾经在一次家庭教育讲座中,一位专家和家长们进行了一个互动游戏,特别一边说着请大家伸出你们的小拇指,一边自己伸出了大拇指,结果发现,在场超过半数的家长都学着专家的样子伸出了大拇指,这个游戏也让家人们深刻的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言行不一致对孩子的影响。

原因三:孩子从手机中寻找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价值感。

有一个孩子因为偷家里的钱充值玩游戏而被家长扭送到我这里。辅导过程中,孩子吐露真言,老师我根本不喜欢玩游戏,但是在学校里,老师讲课我听不懂,同学讨论问题,我插不上话,考试试卷一发下来,大家都来看我考得怎么样,看完后大家很放心的说,太好了,我不是倒数第一名,但是每一次一提到玩游戏,大家都会想到我,很多同学都来请教我,你知道吗,老师,那个有人听你说话,而且能认认真真听15分钟的感觉,你知道吗?

价值感、存在感、尊严感是每个人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继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后的第三大需要,也是人的生存性需要。如果孩子的这些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能被满足,他又何必逃到手机中去获取呢,这往往是很多学习不够理想的孩子迷上玩手机的原因,当然,每一个孩子迷恋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家长们需要耐心了解,细心观察,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寻找对策,对此我提几点建议/p>

一、理解孩子

当今的孩子并非生活在原始丛林里,适度地使用手机不仅可以让孩子从手机中寻找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价值感。一个被家长强制不允许使用手机的孩子在行为上是顺从的,但内心可能一直存在于渴望,一旦有机会自己支配手机,就有可能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比如,有些孩子在家长的管制下考上了一所好大学,但是上了大学之后,没有家长的监管了,就开始疯狂的上网。这符合心理学讲的“禁果效应”。越被禁止的事情越有吸引力,所以如果孩子有需求,适度的玩手机是可以被允许的。

二、规范孩子

想要孩子自觉地遵守规则,就要与孩子商定规则。对于玩手机这件事,家长可以与孩子协商时间,什么时间玩儿,玩儿多长时间,有没有奖惩制度,当双方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可以各退一步,而不是用家长的威严压制孩子,这样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孩子服从家长,而非信服。制定规则的时候可以参照“火炉法则”。熊熊燃烧的火炉具有下列特点:一警示性:碰触它就会被灼伤;二平等性:任何人碰触,他都会被灼伤;三一致性:什么时候碰触都会被灼伤;四及时性:只要碰触,他会马上被灼伤。家长和孩子在使用手机方面达成的规则,也可以有这样的特点。

三、陪伴孩子

孩子越小,对大人的陪伴需求度越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即使大人想陪,孩子也不一定愿意了。有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们拥有孩子多少年?”诠释的就是这个意思。当孩子同现实世界中寻找到比玩手机更有趣的事情来做之后,他们自然就会远离玩手机了。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可以把孩子从手机世界中拉回来。在这个特殊时刻,世界那么大,你只能宅在家,但也是一个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加强亲子联结的好机会。其实在家也有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做。比如:开一个家庭party,和孩子一起布置场地,排演节目;和孩子一起做做运动(比如转呼啦圈,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一起下厨,学一道新菜,做一道甜点 、一家人一起看电影、读书,然后分享讨论;他讨论一下将来的出行计划,甚至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做攻略。这里说的陪伴,家长也参与其中,而不是单纯的监督孩子。

四、肯定孩子

越是学习不够理想的孩子,越需要家长的肯定,因为学校以学习活动为主,家庭更能让孩子把自己优点展示出来。据说有这么一副人人都能画出来的世界名画,在一张白纸上仅有一个黑点。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名画,因为它旨在警示世人,不要只看到那个黑点,而忽略大片洁净的区域。每一个孩子就是这样一副名画,家长不要只看到那个黑点,而忽略了孩子的很多的优点。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如果孩子学习不够理想,我们可以肯定他很阳光,如果孩子学习不够理想,我们可以肯定他很善良,如果孩子学习不够理想,我们可以肯定他是一个演讲能手......总之,给孩子一道阳光,就会照亮他整个世界,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想让孩子从手机中解脱,家长要付出智慧和努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