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数学
文化绽放
数学
魅力山东省小学数学基于数学文化的单元统整教学研讨会
年11月6日,在全省小学数学领航人徐云鸿老师精心策划和具体安排下,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单元统整教学研讨会线上会议如期举行。本次会议为了推进山东省基础教育教改重点项目《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的实施,提高广大教师对数学文化教学和单元统整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探索基于数学文化的单元教学策略与方法,使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系统地开展数学文化教学,提高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水平,交流青岛各区市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单元统整教学研究的经验与做法。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小学数学教师们积极参加此次线上直播会议。
数学教材是“文化、课程文件与课程实施最为核心的汇合点”。因此,从文化角度研究数学教材,这对于教材评估、使用及其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文化能否很好地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被学生理解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形成自己的架构,与教材能否选择合适的数学文化,以科学的方式呈现数学文化有着密切关联。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交流青岛各区市数学文化教学研究的经验与做法,会议日程如下:
01
课例展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执教人:青岛市城阳区教体局教研室王宇
王宇老师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数方格,然后动手操作。最后演示面积的推导过程。在数方格的环节,围绕“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就初步渗透了“拼”的方法与其在数学上的意义。通过数方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面积的真正意义。数方格课件的演示过程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随后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方法,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自然地过度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上来了,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让学生经历“新旧转化一寻找关系一推导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感受“以盈补虚”的数学方法,体验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出示刘徽的《九章算术注》融入“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的相关数学史。在了解数学文化的过程中,促进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02
课例展示:《三角形的面积》
执教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张燕
在教学中,张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在动手环节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既要尝试着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又要在转化后观察原来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关系,运用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思考如何算出面积。在汇报交流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展示成果的准确和表达的逻辑性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比较全面的数学能力。
03
课例展示:《梯形的面积》
执教人:青岛市胶州中云振华教育集团安霞
在本课教学中,安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拼一拼、剪一剪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从教法和学法上看,本节课呈现了一个“活”字,教学方法的“活”,主要体现在“活动探究”“小组合作”“猜想验证”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出示先秦时期《孟子》中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东汉时期《九章算术》中的“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刘徽的《九章算术注》融入“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等相关数学史。在了解数学文化的过程中,促进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04
厚植文化深耕统整——《多边形的面积》研究过程汇报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仍轩
刘老师指出了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为: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为:省城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统整教学研究。并提出要从高中课标看“基于数学文化的单元统整教学研究”。
刘老师指出今天这三节课数学文化单元统整的整体思路为:打破常规教学,厚植“以盈补虚”,经历古代数学家探究的过程,展示统整理念带给学生思维的变化。三节课思想方法的逻辑顺序:前一节课要为后面的课提供迁移点;后面的课要从前面的课中找到生长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切割(以盈补虚);《三角形的面积》:割补、合拼;《梯形的面积》:合拼、割补。提出单元统整课的基本做法:语言导入承上启下,课件设计模板相同,学具使用风格一致。用数据记录每一节课学生的方法。
05
课例展示:数文化读本《巧算面积》
执教人:青岛市胶州第四实验小学徐爱琴
本课教学中,把新知转化成旧知、陌生转化成熟悉又是解決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乃至是后续数学学习的一种思想方法。徐老师大胆地对数学文化读本作了创造性的处理和运用。纵观整个课堂教学,经历主动迁移学习经验、自主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并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积累活动经验,培养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徐老师在课尾巧妙的融入了著名的青朱出入图。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不仅让学生感悟到不规则图形和青朱出入图之间的联系,还惊奇的发现了里面蕴藏的重要的数学规律,也就是初中之后要学习的勾股定理。充分的体现了已有的价值,这样融入数学文化,真正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规律和方法的深度理解,同时也彰显了数学文化的生命力。
06
成果汇报:《基于数学文化的元统整教学研究》
青岛市骨干团队
青岛市骨干团队在汇报中对上午的三节课从数学文化和单元统整方面进行了剖析。三节课教师都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以盈补虚”和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能条理清楚、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培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反思的理性精神;合理融入相关数学文化,拓宽思想方法,渗透民族自豪感,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07
开展单元教学研究彰显数学文化之韵
山东省教科院徐云鸿
徐云鸿老师在报告中提出整体教学观,即在整体视角下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境、把握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主题教学与单元教学、项目学习、深度学习的含义一致,是相对课节教学而言的,就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