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胶州七中教育信息 [复制链接]

1#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胶州市初中化学袁茂华名师工作室再出发。12月24日上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帮扶的部分年轻教师走进了美丽的胶州市第17中学,与老师们共同开启化学复习课的探索教研之旅。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工作室帮扶的部分年轻教师以及胶州十八中、十七中的全体化学教师,十七中的领导刘乃志校长、李崇绩校长、王新刚主任在百忙之中也参加了工作室的活动。

同课异构显风采

首先由17中学贾相军老师执教了《酸和碱的性质》复习课。贾老师由基础入手,立足课本,注重知识点的衔接和拓展,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且采取了分模块复习的形式,做到小循环、快反馈。课堂效率很高,学生掌握较好。

随后工作室成员孙慧敏老师也执教了这一节。孙老师语言亲切,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及时进行总结巩固,并且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互动评课同提升

课后,针对这两节复习课,听课老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不仅说出了自己听课后的收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刘萍老师:

17中贾相军老师和实验初中孙慧敏老师展示的同课异构《酸和碱》,使我欣赏到了两位老师不同的风采。贾老师注重夯实基础,采用了“小循环,快反馈”的复习模式。通过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通过典型练习及时进行反馈训练,并在练习中设计了拓展延伸,以提高学优生的能力。在复习中回归课本的同时,注重思路的引导和方法的总结。贾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享受在课堂中。孙老师通过探究洁厕灵的成分引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并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习题设计精炼,讲解时注重学法指导。孙老师通过小游戏和抢答的方式以及甜美、鼓励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的复习热情,提高了复习效率。

徐飞老师:

贾老师的课设计由浅入深,从方程式总结得出酸碱的通性,每个知识点都设置了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将复习的知识快速巩固。孙老师亲和力特别强,所以课堂气氛活跃,设计的习题具有梯度,能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参与课堂的学习中。孙老师的课设计新颖,从洁厕剂为主线猜想可能含有的物质是酸,然后如何验证引出酸的通性,洁厕剂为蓝色猜想可能存在硫酸铜,如何验证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引出碱的通性,从中选取典型的物质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对比酸和碱的区别。设计的习题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在复习完酸碱通性后让学生及时进行构建知识网络。

姜珊珊老师:

严冬北郊,学习与交流共享。今天有幸听取了两位老师同课异构--《酸与碱的复习》,收获满满。贾相军老师,准确把握学生学情,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回顾,夯实基础,设计了合适新颖的练习题,及时反馈讲解,每个板块的总结都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贾老师注重让学生总结归纳,大胆放手给学生探究问题,老师是适时点拨,是一节高效课堂。孙老师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和教态,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孙老师启发性,鼓励性语言丰富。课堂设计环节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孙老师还注重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最后,袁茂华老师做出的复习课模式的研讨性发言,对接下来的期末复习明确了方式方法,我觉得在复习课中切忌面面俱到,又要有侧重,重基础,有拓展,分层次教学,实施小组协助模式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昌老师:

孙老师的课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和感情投入,语言富有亲和力。而且孙老师在复习酸和碱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将酸和碱的性质对比总结形成知识网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化学与杨阐述自己的观点。投篮练习题设计新颖,能够强烈引起学生的兴趣。本节课以洁厕净中的酸贯穿全文,层层深入,引入知识,将知识很好的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贾老师不愧是位老教师,对于课本及学生的把握非常到位,教学方法多样化并且能够量体裁衣,非常适合使其中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贾老师注重将酸和碱的知识总结到已有的化学体系中,懂得将知识进行结构化、网络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练习题有易有难,面向全体学生。

姚倩老师:

在收敛蛰伏的冬季,我有幸又一次参加了胶州市初中化学袁茂华名师工作室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这次“打造优质高效的化学复习课”主题研讨中,既学习了贾老师课堂上的务实高效,又感受到孙老师课堂上的新颖系统。见贤思齐,通过本次活动,我有两点感悟:第一,“学而不思则罔”,化学复习课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