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胶州市司法局
TUhjnbcbe - 2024/10/4 16:54:00
中科医院专家 http://www.xftobacco.com/search.asp?Keyword=%B1%B1%BE%A9%D6%D0%BF%C6%BB%AA%B1%B1%D6%D0%D2%BD%D2%BD%D4%BA%D7%A8%BC%D2%BD%E9%C9%DC&field=title
                            

近年来,胶州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发展的工作要求,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扎实稳妥推进,为全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以夯实载体建设为基础,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一是高标准规划建立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胶州市政府先后投入多万元建成了全省首批示范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仲裁等各类法律资源,统一入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好公共法律服务所有事”。二是全面推进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依托司法所打造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置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窗口,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疑释惑,纠纷调解服务。目前全市12个镇(街)均按照标识统一化、制度规范化、档案标准化、服务便民化的要求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市级公共法律服务站规范化率达66%。三是普遍设立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按照职能下沉,关口前置的总体思路,在全市社区统一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室,具体承担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从而在全市构建起以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统领、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为枢纽,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为前沿的三级平台框架。

二、以服务重大决策部署为突破,创新实施组团式法律服务。一是助推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坚持“经贸示范法律先行”思路,服务上合示范区国家级战略,建立上合示范区法律服务保障中心,组建示范区法律服务高端人才智库,建设调解、仲裁、诉讼“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上合示范区法律服务保障中心被司法部等十七部委联合授予全国首批上合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二是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焦点。从全市律师队伍遴选60名业务骨干,组成多个法律服务攻坚团队,紧紧围绕人工智能、新旧动能转换、新型环保材料、海洋经济、电子商务、股票证券、智慧城市等领域开拓业务,积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胶州律师的智慧与力量。三是助攻重大项目工程落地建成。先后组建胶东国际机场、济青高速拓宽、上合示范区建设、临空经济片区征迁安置法律顾问团,深入征迁现场,讲解政策规定,调处矛盾纠纷,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化解不稳定因素,为实现和谐发展、稳定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三、以满足民生法律服务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格局。一是成立胶州市民生法律服务保障中心,建立健全对接沟通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网络舆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满足群众法律需求,推动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胶州市司法局被省委政法委、省人社厅评选为山东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二是大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全面推行“专业律师承办、一案专人监督、全程跟踪评查、案件集中评议、质量效果挂钩”的案件质量监督机制,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全面提升。优化公证便民服务,实现与民政婚姻信息的数据对接,在全省确定的46项公证事项的基础上,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扩大到86项。年以来共办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件,预约延时服务人次,邮寄送达21件。三是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律师参与调解的“1+1+N”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市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立家庭律师,将人民调解与法律服务相衔接,在化解矛盾纠纷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努力做好“1+1+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这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胶州“新解”的文章。

—供稿: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原标题:《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胶州市司法局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胶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