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青岛国际院士港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大众
TUhjnbcbe - 2025/1/9 0:52:00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www.txbyjgh.com/m/

年6月,青岛市李沧区抓住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科技三会”、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重要讲话的契机,选择毗邻青岛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地,盘活一处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烂尾楼”,造就了院士港的雏形。以此为起点,李沧区不断强化人才、科技两大支撑,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按照基因改造、平台打造、管道塑造、幸福创造一体化的思路,聚力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重点招引外籍院士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打造配置全球高端要素的新高地,奋力闯出了一条全面重塑高质量发展基因的新路。

经过三年多努力,院士港已集聚名院士,其中外籍院士93名、占比86%,建设万平方米产学研载体,年产值突破亿元,综合品牌价值突破亿元。年,李沧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1%。

院士港“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动院士港纳入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建立起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青岛市将院士港作为科技引领城的重要支点,在全市整合资源;支持院士港发展事宜同时列为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点建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院士港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

□李金夏

重塑高质量发展基因

青岛国际院士港所在的李沧区是传统工业区,是近代中国纺织业“上青天”辉煌的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是新中国纺织业“郝建秀工作法”的诞生地。

57家老工业企业环保搬迁后,不仅带走了该区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还有一大批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外迁,伴随了大批行业内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余存行业和企业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力和吸附力,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佳的窘境一度难以破局。

形势逼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李沧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重要指示,立足于面向世界、为国聚才,从高点突破,瞄准国际院士这一顶尖创新人才群体,趟出了一条以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基因重塑新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青岛国际院士港累累硕果的背后,是无可比拟的旺盛生命力。年以来,李沧区在保持签约院士总体规模名基础上,探索构建刚性引进院士(年驻港9个月以上)、全职院士(年驻港3个月以上)、注册院士(核心团队驻港)以及咨询院士等多层次合作机制,动态优化院士结构。刚性引进了2名院士,入选山东省顶尖人才“一事一议”项目;有5位院士年驻港时间达到3个月以上;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芯片、氢能领域千方百计引进了多名国际院士,与国内团队开展联合攻关。规范评审评估机制,形成了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为双主体,以同济大学(北京)研究院和入港院士内审为双补充的“2+2”评审评估机制。注册成立“青岛国际院士港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5年内培养—名;湖南大学在港设立二级学院,给予20名教师编制,每年单列博士生招生名额20名、硕士生招生名额名。

平台思维打造国际院士集群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青岛国际院士港坚持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以构筑国际院士生态集群、院士技术创新(实验室)集群、院士产业发展集群、科技经典旅游集群系统工程为目标,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推动99.9平方公里的李沧全域转型升级。

院士港统筹推进“9个核心板块+3个协同板块+1个配套片区”的板块布局,以院士为引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主要方式,让资本、知识、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激活起来。

目前,院士港载体体量实现了由50万平方米向万平方米的跃升,具备了集中布局实验室、研究院、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大数据中心、工业楼宇、人才公寓等综合功能的条件。其中,院士港研究院项目、产业核心区试验区生物医药板块项目、数字经济协同板块项目等,在年一年时间内实现从地下6层基础施工到主体封顶;院士港研究院项目获评全国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山东省优质结构工程。今年,青岛市将在胶州湾东岸15.7平方公里工业区规划建设楼山后科教产融合园区,探索整体开发利用路径和老工业区转型升级新路。

青岛国际院士港把院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摆在终极位置,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设计研发五大领域,明确了国际性、顶尖性、中坚性、市场性四项原则,重点引进国际知名、年富力强、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外籍院士。按照“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核心团队、围绕一个专业领域、落地一个主导项目和一批配套项目”的模式,推动技术成果落地落实。目前,已经打造了小核酸抗肿瘤新药研发、二次水系电池研发、氢能源关键催化材料、智慧能源技术等10个规范性院士实验室,取得了关键技术攻关突破,累计有15个院士项目产出56种产品,获授权专利项,正在申请专利(已受理)项。这场发生在李沧大地上的“无中生有”,正在转化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毅行动。

以服务省市产业发展为使命担当,李沧区精准聚焦全省十强产业、青岛产业体系,优先打造数字经济集群,规划建设以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国际特别创新区、信联天地为主体的数字经济园区,引入了亚马逊AWS、微软加速器、ARM安创加速器等三大国际化平台,年税收达到2.7亿元,获评“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聚焦智慧新能源交通、智能制造和智能建造产业方向,通过高效聚合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打通国际合作管道

随着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不断叠加,将山东推到了时代发展的新风口。青岛国际院士港也被赋予山东面向世界开放、整合全球创新要素的重要平台使命,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不断提高全球高端要素配置能力,推动大平台在更大范围发挥更大作用。

年、年、年,连续三年举办“海外院士青岛行”,均实现百名院士汇聚。特别是,乘着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东风举办的第二届活动,创新实现了独立邀请院士,并开辟出面向33个国家和地区56个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联系通道;第三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期间启动了“国际院士联系网络”,搭建“全球院士大数据库”基本架构。通过连续三届的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青岛国际院士港这个高端院士集聚平台全面起势,迅速成长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高地和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共建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尖端技术产业研究院,围绕先进制造领域,澳方6名院士领衔团队入驻,形成—人团队规模;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共建“同清湖”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院士项目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系统集成;由法国4位院士领衔,与西班牙OSA绿色可持续建筑设计与工程事务所、青岛东盛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欧萨(青岛)城市设计研究院,致力于开展全领域设计服务,打造建筑设计行业领军企业……以院士为支点,李沧区进一步撬动国际合作管道资源。

按照省委“推动海外院士青岛行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要求,李沧区创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并完成商标注册。院士港正在规划建设论坛固定会址,打造集论坛和会展功能于一体,兼容技术产权和期权交易、歌剧院、音乐厅、星级酒店、艺术品展览及拍卖等功能的科技文化综合体。目前,由法兰西艺术院雅克·鲁热力院士担纲设计,已完成了概念性规划设计。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莅临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李沧区全体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指明了努力方向。李沧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开展“服务到企业、服务到项目、服务到社区、服务到居民”工作,%打通行政审批“零跑腿”办理路径,实际办件率由年底的4%提升到年底的68%;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青岛二中附属学校,今年秋季将正式招生,青岛实验初中李沧校区开工建设;25.24平方公里的国家海绵城市试点高质量实施,通过了住建部、水利部、财政部三部委考核。

为精准服务好居民,李沧区探索“开门决策”机制,开展区办民生实事面向社会征集,开办“问政李沧”栏目,不断拓宽群众政治参与广度和深度。年,破解户不动产权证办理难,四年来累计达到户,上流佳苑社区多层楼加装电梯工作得到群众好评。

李沧区将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上流佳苑社区居民徜徉在美丽社区,如同在画中游

陈璞院士团队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工作

李沧连续三年举办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

青岛国际院士产业加速器

新投入使用的青岛哲范小学

青岛国际院士港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国际院士港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