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震通讯员王雪妍
日前,胶州市在山东率先启动“拨改投”人才政策,政府财政以投资的方式代替原有的人才扶持资金。截至目前,胶州已经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8人、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5个,年度落实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达1.49亿元。
“多亏了资金及时到位,我们公司距离生产出国内首台套撬装式制氢设备的目标越来越近了。”4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青岛格林威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琦正在车间指导制氢设备设计。孙琦是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原是一家央企的技术骨干,作为氢能设备方面的专家,年10月落户胶州进行创业,11月获得胶州市提供的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格林威尔能够取得这样的突破性成果,得益于胶州在山东率先启动的“拨改投”人才政策:创新将政府人才扶持资金由拨款改为投资。“对于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项目,我们财政资金不再按原有方式无偿发放,而是将财政资金和国有平台资金按照1:1配比,以投资形式进入,格林威尔是我们改革之后的第一家投资的企业。”胶州市委组织人才工作科科长程焕振对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胶州市出台《高端人才引进“一事一议”实施办法》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直接股权投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股权投资、人才待遇等方面予以支持,以投资形式注入人才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部门不再直接参与资金的管理和运作,确保高层次人才项目随引进随落地;设立1亿元股权投资专项资金,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对高层次人才项目实施股权投资,其中财政资金股权占比不超过20%,政府不参与经营,资金3年内原价退出,超过5年通过市场化方式退出。
胶州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树立凭品德、能力、业绩的人才评价导向,创新实施人才项目扶持资金进行‘拨改投’改革后,人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截至目前,胶州已经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8人、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5个,年度落实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达1.49亿元。“下一步,我们还要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胶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发展局面。”胶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兆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