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税务报
退税资金是推动留抵退税政策落地的重要保障。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推动建立市政府主导的退税减税协调机制,既压实属地区(市)党委政府资金保障责任,又通过市级统筹解决财力保障不均衡、拨付进度不匹配等问题,有力确保留抵退税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健全工作机制,压实资金保障责任。4月1日,在大规模留抵退税首战开启的关键时点,青岛市税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就退税减税工作向市政府领导作专题汇报,提出工作建议。4月8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发文成立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政府主导,税务局、财政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参与的留抵退税协调机制。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军多次就压实地方政府退税减税主体责任,做好退税资金保障工作提出要求、作出批示,有力推动了退税减税工作开展。4月以来,青岛市累计办理留抵退税超亿元。
强化资金监控,解决拨付进度问题。市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实时监控退税计划执行和退税资金拨付情况,着力实现资金拨付与税款退库的动态平衡。对资金来源明确但拨付暂未到位的问题,由属地政府加强调度,确保退税足额到账。青岛利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合金新材料的生产与研发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经济下行影响,销售市场不景气,企业资金困难。该企业5月13日申请留抵退税万元,由于留抵退税专项资金暂未到位,难以完成大额退库。面对这一临时资金矛盾,属地胶州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财政、税务、人民银行三方密切沟通,由当地财政全额垫付该企业留抵退税资金万元,人民银行配合税务部门迅速完成税款退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保障退税政策如期落地。
注重市级统筹,解决财力不均问题。针对个别县区退税规模较大与地方财力不足的矛盾,市协调机制加强市级统筹,兜底做好资金拨付工作,确保县区退税资金有保障、地方财力可持续。青岛地铁集团留抵退税规模较大,下属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北区,4月—5月留抵退税规模达35.76亿元,超出市北区财政承受范围。为此,青岛市税务局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由市财政局先行拨付调度款,足额保障留抵退税顺利到账。青岛海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由于搬迁形成大额留抵,4月份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2.31亿元,其中属地政府需配套余万元,财政压力较大。当地财政、税务、人民银行部门迅速研究资金来源问题,并向市协调机制小组请示汇报,经过多方协调,市财政局先行调拨专项财政资金予以支持,4月27日企业退税款顺利到账。
坚持顶格协调,解决复杂重大问题。面对退税减税工作中退税金额巨大、涉及范围广等复杂问题,留抵退税协调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税务、财政、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同志顶格协调,优先保障退税政策落实到位。年,青岛国际机场从城阳区搬迁至胶州市,因前期未明确留抵退税财力分担比例,该企业7.01亿元的留抵退税进度一度迟缓。为帮助企业摆脱疫情影响下旅客骤减带来的经营困境,青岛市税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与财政、人民银行沟通协调,并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推动各方搁置争议、明晰责任,就退税资金来源问题达成共识。4月28日,市财政局拨付4亿元机场留抵退税专项资金,胶州市税务局迅速核准并办理退库手续,人民银行胶州支行成功将7.01亿元退税款退付到企业账户,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缓解了企业经营困难。
下一步,青岛市税务局将紧紧依托协调机制,扛牢压实退税减税工作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退税计划执行监控,协调解决资金保障问题,坚决打赢7月份留抵退税攻坚之战,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