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昕通讯员陈秀梅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民政局致力打造以“践于行、汇萤火、暖民心”为愿景的“萤火计划”社工站品牌,将镇(街)社工站打造成落实党和政府民生民政政策的平台和阵地,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打通为民服务堵点。社工们用双脚画地图,丈量民情民意,用服务换真情,温暖民心民生。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也感受着乐观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生命的力量,演绎着双向治愈的温情故事。
“我们是社工!”
“阿姨您看,先选择这个洗涤方式,再扭上时间就可以了。”这是胶州市胶东街道社工站驻站社工孙莉和陈志霞第4次走进低保对象严阿姨家,她们将一台新洗衣机送到了她家。前期入户走访时,严阿姨透露出想换一台洗衣机的想法,社工铭记在心,多次和严阿姨沟通洗衣机功能、型号,帮他们挑选了一台使用方便的机器,老两口十分感激。
“你们叫什么名字?一趟趟地来帮忙,得留下个名字,好让我们知道感谢谁。”严阿姨问道。“我们是社工,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孙莉回答。从最初对社工的疑虑到信任再到感激,社工们用真心换来了老百姓的真情。
“这个冬天有点暖”
“谢谢你们,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饺子,很满足……”胶州市三里河街道独居老人王大爷感激地说。今年春节前,三里河街道社工站社工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王大爷因患糖尿病有很多饮食禁忌,平时一人吃饭也老是凑合,就想着为他做点什么。大家集思广益,决定举办一场“这个冬天有点暖”包饺子活动。活动请来村“两委”干部、特困老人、志愿者等20多人参加,半个多小时个饺子就新鲜出炉了。看着老人们大口吃着饺子,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活动结束后,志愿者还把饺子和亲手写的“福”字送到其他困难老人家里。“好吃不过饺子”,这冬日里的热气腾腾也温暖了老人们的心。
“孩子越来越开朗了”
胶州市胶莱街道8岁的儿童小涵(化名),爸爸因病去世,家里欠下不少外债;年幼的弟弟患有多种疾病且抵抗力差,需要家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