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山东全省住建系统齐聚胶州和青岛谋划的大棋
TUhjnbcbe - 2025/5/15 2:14:00

包括青岛在内,山东正在将城市更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谋划一盘大棋。

12月13日-14日,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现场观摩会在青岛举办,现场观摩了胶州的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

而在11月中旬,《山东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方案(—年)》印发,将“智慧化”提到首位,为史上第一次。

从规划发布到现场观摩,中间仅仅相隔了一个月。

12月12日,青岛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有效扩大内需,加快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山东发力的方向与急切心态展现无遗。

看重这盘大棋,与其带来的正向效应紧密相关:

首先,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代表的城市更新,将让居民分享数字技术发展的红利,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其次,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城市品质是重要一环,山东需要通过城市更新赋予城市新的内涵与吸引力,让更多人才回流;

再者,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带来的产业机会,实在太大。这篇文章做好了,甚至能为山东的数字经济闯出一条新路,树起“全国标杆”,甩掉“缺少互联网基因”的帽子。

1

老旧小区的智慧化改造,是山东不得不抓住的机遇。

国家层面,政策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去年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专门提到针对老旧小区进行智慧化改造提升。

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截至11月底,全省已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5.56万户,总量居全国首位;已完工个项目、46.57万户,完工率72%,居全国第二位。

本次观摩之前,山东住建厅一把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年,山东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个、67.13万户。

根据上文提到的新型城镇化行动方案,新一轮的老旧小区改造绝非局限于“刷墙绿化”等传统改造方式。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老旧小区的智慧化改造是绕不过去的一关。

因此,山东起码需要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从经济角度看,老旧小区带来的产业机会,也是山东渴求的。

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表示,从各地初步摸查情况看:全国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22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拉动投资万亿元级。

这是一块相当诱人的巨大蛋糕。

从居民角度看,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是能否享受“数字化”红利的直接体现。

正如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所说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在山东,包括智慧社区在内的数字领域探索,青岛是走在前列的。山东将观摩会放到青岛,便是证明。

参加此次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现场观摩会的单位包括省住建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以及各市住建设局和部分企业,他们在胶州先后现场观摩了澳门花园、映月园、浮翠园、方井园、顺德花园、郭家庄小区、市南小区7个老旧小区。

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现场观摩会,海纳云演示“胶州市绿色智慧社区平台”。

以顺德花园为例,小区建成于年,有住宅楼14栋,居民多户。于与许多老旧小区一样,在进行智慧化改造之前,顺德花园小区出口拥堵、电动车在单元楼门口停放阻碍出行、高空抛物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年,胶州市对顺德花园小区进行了地下管网、垃圾分类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但是,胶州对顺德花园的改造并未到此结束,而是在此基础上,引入海尔·海纳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了小区的智能化管理。

如今的顺德花园,已变身充满“智慧”的现代化社区。

小区内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高空抛物摄像头、智能门禁、VR全景等智慧安防系统,原来的楼层防盗窗已被拆除。在人行出入口、可视对讲、车行出入口等多个场景融入物联网等新技术后,顺德花园小区实现了三网融合以及智慧安防、智慧出行。

顺德花园,是胶州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的一个缩影。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胶州以全市为出发点进行顶层规划,与海尔·海纳云深度合作,以数字城市思维,构建了“1+3+N”的智慧社区总体框架,搭建完成胶州市绿色智慧社区平台。

然后,依托平台,分期建设,各片区逐步接入;以平台为支撑,实现市、街道、社区、小区四级联动,最终实现城市更新建设目标。

3

观摩会之所以来到胶州,首先是因为当地老旧小区改造已经有一定规模:

截至目前,已改造胶州老旧小区24个,覆盖栋楼,受益户数户,受益居民2.6万人;正在推进改造常乐花园等42个老旧小区、96.3万平方米,受益家庭1.66万户、5万人。

可以说,“胶州样本”已经初现。

这么多省直部门来观摩的另一个考量或许更重要与现实:“胶州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平台+场景”双擎驱动,构建起一个“市-街道-社区-物业等服务资源-居民”五级自运转和自造血的生态体系,上连政府基层治理,下连服务运维体系。

该模式的一大核心是由海尔·海纳云打造的“胶州绿色智慧树社区平台”,其犹如“智慧大脑”,破解了以往政府管理系统繁多但又不可打通各自为阵的难题,实现基层社区治理“一体化、一盘棋、一张网”的数字化治理愿景。

该平台基于海纳云CIM平台的智慧社区CIM+应用体现,可实时采集并动态运营辖区场景下的人、事、地、物、情、组织等多源基础数据,建立“五码关联”的大数据库;该平台还可与公安、教育、民政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进行互通,实现政府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同时,为数字城市建设沉淀数据。

海纳云参与打造的胶州市绿色智慧社区平台。

与此同时,平台还可以吸引周边养老、医疗、托幼、家政等服务资源积极融入生态圈,合作共赢、价值共享。

换句话说,“胶州模式”把准了多方需求的痛点。

胶州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后,“数字红利”立刻显现:

改造后,实现物业等运维管理人员成本降低50%、安全风险降低90%、服务满意度提升90%、公共安全事件追溯率%、消防隐患%预警、社区应急响应提升%。

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脚本”。

4

这两年,青岛坚持开放理念,把城市变成一个空间无限的“场景实验室”,将青岛打造成了一个高效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孵化器。

无论是工业互联网青岛力量的突进,抑或是智慧社区领域的崛起,都与此紧密相关。

在这一轮产业机会中,诞生了一批快速成长的企业。比如,“胶州模式”诞生过程中,深度参与的海纳云与胶州实现了共成长。

资料显示,海纳云已建立起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研发中心,聚集由物联网、GIS、BIM、AI专业领域专家领衔的余人研发团队,快速构建起在行业具有引领水平的“AIoT、大数据、算法、数字孪生”4大核心技术,形成“1+5+2”数字城市生态战略,统筹破解城市更新、城市治理和空间数字化转型等难题,个性化定制“数字城市规划设计+数字城市运维+生活服务数字化”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近日,青岛科技局公布“年度高企上市培育库拟入库企业名单”,海纳云作为青岛本土数字城市赛道领跑级选手成功入库。

“胶州模式”的成功,也带给青岛其他区市和山东各地市更多启示。在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过程中,各地势必涌现出一批类似企业,或者软件,或者硬件。一旦成势成规模,山东不但能快速推进城市更新,而且将在数字经济领域建立自己的优势。

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突破点。

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垂直性与渗透性与日俱增。不管哪一领域,只要做深做透,都是大机遇。

于青岛而言,“胶州模式”能否率先复制到全省,可以看作是继工业互联网之后,检验青岛数字经济成就另一块试金石。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全省住建系统齐聚胶州和青岛谋划的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