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聚焦胶东机场新动向来了实地探访胶东
TUhjnbcbe - 2020/11/29 8:49:00

青岛胶东新机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人员、机械按照既定施工部署在各自工作面有条不紊的开展施工,整体施工进度受控有序合理推进……5月19日,青岛日报/青岛观摄影记者们来到青岛新机场建设工地进行实地探访。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IATA代码:N/A,ICAO代码:N/A)位于青岛市所辖胶州市中心东北11公里,大沽河以西、东外环以东、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之间,距青岛市中心约39公里。

从年11月15日打下第一根桩基开始,5条米长的指廊,单程6公里的施工线路,10万余平方米的基坑,历时五百多天的日夜奋战,一个呈放射状的巨大“海星”雏形日益凸显,现已清晰可见。

机场航站楼指廊工程是青岛新机场的五个“星爪”,其主体结构由中建三局承建并如期完工,标志着航站楼正式进入二次结构和内部精装修施工,对保证新机场如期建成转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青岛新机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体现了诸多“国内一流”的亮点。

其中,新机场航站楼是国内首次采用了集中式单体五指廊造型;国内首家“立体化、零换乘、全通型”综合交通机场;国内首个率先引入海绵理念的机场;国内首个结合地铁、高铁、公交零换乘大型构筑物组织建设的综合管廊项目。

航站楼布局合理,旅客通过安检步行至各个登机口的距离为米左右,在国内同类机场规划中为步行距离较短,近机位数量为74个,通过多机位的组合可以达到80个以上,为国内同类机场规划中近机位数量最多的。

其中,联检大厅、国际指廊、航站区都居中设计,有效提高航班中转效率和降低了运行成本。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周边交通,拥有青银、青兰、沈海3条高速公路,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4条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规划中的济青高铁也下穿胶东国际机场并设机场站,已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为场址提供了良好交通条件,利于打造陆空综合交通体系。为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

在国家批复项目内容外,青岛市还配套规划了新机场综合交通体系,高铁、地铁、城轨、公路等各种交通方式将在机场交通中心实现"零换乘"。

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济青高铁穿过机场并设机场站;新建自胶州北站经机场至红岛站的铁路交通走廊,连接正在建设的青连铁路、青荣城际铁路和已运营的胶济客专,形成新机场与周边城市快速连接的铁路网络。

城轨方面,规划建设的主城区M8线、西海岸R9线、蓝色硅谷R7线均接入机场交通中心,形成新机场与市域快速连接的轨道网络。

公路方面,改造升级青银高速、国道、正阳路、胶州湾高速,以及沈海高速、滨河路、双元路,规划建设机场西高速、机场高速,形成"四横五纵"的新机场公路集疏网络。

三个交通网络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客货集疏目标。

作为青岛空港未来百年的发展支撑,在建的胶东机场,于规划设计之初就将“互联网+”融入其中。

青岛胶东新机场航站楼广泛采用集信息查询、旅客服务定位、商业定位、机场服务资源定位等等,机场的航站楼以内,只要旅客打开(手机)定位、连上机场无线网,就可以实现手机上的地图定位,引导旅客到相应的地方来办理业务。

根据规划,胶东机场将于年投入使用。届时,青岛空港的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登机等各环节,将全面启用自助化、智能化设备,打造成为更高水平的全信息化“智慧机场”。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运行等级为4F(青岛流亭机场为4E级),为最高等级,可起降空客、波音、波音等目前最大机型,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11个机场等级相当。

按照总体工作计划,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在年6月26日奠基开建,总工期为四年,预计在年竣工验收。

本期工程以年为目标年,工程总投资约.75亿元,其中机场工程.45亿元,建设2条平行远距跑道,跑道长度3米,跑道间距米,航站楼面积45万平方米,建设工期约4年。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东航基地工程和山航基地工程,分别由各自业主投资,合计81.3亿元。

远期以5年为目标年,规划将再建设2条近距跑道,跑道长度米,航站楼面积达70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终端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飞机起降45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机场呈海星状,"海星"造型优美而独特,突出了青岛的海洋优势,关联青岛地域文化。方案整体体现了"现代时尚、舒适便捷、绿色环保、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

青岛新机场将形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实现畅通、便捷、高效交通集疏。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民航业务增长需求的测算,按照民航局"十二五"规划对青岛新机场的定位,预计青岛新机场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架次;远期(5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终端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飞机起降45万架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架次。

按照"依托新机场,统筹陆海空,建设航空城,发展大青岛"的理念,同步规划研究了临空经济区,其中核心区平方公里,拓展区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航空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通航相关产业等。将带动35万-50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亿美元;远期将带动67万-95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0亿美元。

为确保城市功能的配套,拟在大沽河东岸规划建设高端居住区、特色商贸区、国际学校等基础设施,打造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蓝色智慧型滨河特色风情小镇。

下一步,青岛市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以"规划导引、安全第一、功能齐备、便捷舒适、环保节能、协调美观、质优价公"为指导,致力于综合交通、智慧机场、绿色机场、人文机场、特色商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未来百年新机场,形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中心,打造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面向日韩地区门户机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枢纽。

青岛为啥要再建个新机场?

1.扩建流亭机场成本高

随着青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流亭机场航空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

据预测,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万人次,流亭机场现有1条跑道的容量不能满足需要。机场周边建成区西侧距跑道仅米,据建设单位初步测算,如原地扩建,仅铁路改线费用就需23亿元,再加上企业动迁,机场扩建成本巨大,且仍难以满足民航运输远期发展的需要。建设青岛新机场,是适应当地航空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

2.提升城市竞争力

建设新机场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青岛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15个副省级市、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机场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实施新机场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地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青岛市竞争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释放北部发展空间

建设新机场是青岛城市和机场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

流亭机场距离市中心23公里,毗邻市区,随着客流量的增长,环境噪声问题日益严峻。同时,由于青岛城市向北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位于机场净空范围内,机场净空安全问题日渐严重。

流亭机场位于北部新城开发区,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发展与机场规模的扩张,其净空限制和噪声对新城的发展影响将逐渐加大。迁建流亭机场,能够带动并促进青岛市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有效保护中心城区,并释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促进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规划。

4.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新机场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需要。青岛是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青岛公路交通发达,先后建成了济青高速公路青岛段、胶州湾高速公路、同三高速青岛段、青银高速青岛段、滨海公路等一批高等级公路。

青岛新机场依托该区域发达的铁路、公路以及水运等交通运输资源,各种运输方式互为补充,有利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发挥青岛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功能作用。

基于这四点,为满足航空业务量增长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和机场的持续、协调发展,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机场建设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全景接片

来源:薄闲阳摄影、胶州人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胶东机场新动向来了实地探访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