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什么是胶南三风物篇铁镢山与大珠山
TUhjnbcbe - 2020/11/29 8:53:00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铁镢山位于胶南中部,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十四公里,宽七公里,为胶南境内第二高山,为白马河、胶河、风河三河之源头。铁橛山本名胶山,峻峭挺拔,崖壁矗立突兀,岩石色黑如铁,因之得名。《齐记》作黔艾山,《水经注》作柜艾山,《齐乘》作铁橛山。柜艾山之名,可能与古柜城有关。柜城,西汉县治,属琅琊郡。《增修胶志》载:“柜城,在治东南四十五里,洋水之南。”即王台附近。

铁镢山主峰(网络图片)

铁镢山各支脉

《胶州县志》胶州疆域图之六汪部分

胶河全图(下方为源头孙家沟)

胶州西界(胶州与诸城)

风河流域图

读史方舆纪要:“铁镢山州西南百二十里。胶水发源于此,亦曰胶山。《志》云:五弩山在胶山之北,胶水出胶山,过密州五弩山,卤水入焉。又北径州南三十五里之艾山,艾水入焉……铁镢山盖与诸城五弩山相近。”

铁镢山有悬泉,位于下庵村东侧山上,为古胶州八景之一。清乾隆版《胶州志》中这样记载铁镢悬泉:“铁镢山峰直矗,色黑如铁。顶有悬崖如盖,名滴水崖。一水从石罅中滴出,时作玉琴声。下积为流,溽夏不流,大旱不涸,玩之如明珠时倾,又似闻流水一曲,不减庐山瀑布云”。清朝诗人周于智有诗赞美曰:“琴声仿佛出烟岑,流水高山自古今。何事成连居海上,风涛漫拟是清音。”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游人络绎不绝。

铁镢山支脉较多,蔓延宝山、铁山、六汪、张家楼、藏南、泊里、大村等乡镇及诸城市。铁镢山主峰会仙峰高五百九十五米,山势矗兀,色黑如铁。六汪东之尹家大山主峰高四百九十九米,富铁矿石;东南有石楼山,为六汪与张家楼界山,《诸城县志》云:“三石……虽盛暑登之,风猎猎不可留,故名楼山也。”藏马山,位于大村镇东北,东北接石楼山,主峰高三百九十五米,群峰之中有低山如马隐其中,故名藏马山。七宝山,位于宝山镇东北,主峰高二百零八米,山石含同、铁、锡等矿,故名七宝。尤以石灰石储量为丰,明太监陈增曾于此山开矿。背儿山,位于铁山中部,铁山水库东,《增修胶志》称为白猊山。月季山,位于铁山与六汪交界处,山中多月季。峰台顶,六汪与市美交界处,有齐长城遗址。高城岘,六汪与宝山交界处。

铁撅山为胶河源头。胶河北流入高密,汇入胶莱河入胶州湾。《太平寰宇记》谓“水色如胶,故名胶河。”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胶水在州西,出铁镢山,东北流,接高密县境,又北入平度州界。”《水经注》:“胶水出胶山,北径祝兹故城,又经邞县故城西……又有洋河,亦出铁镢山,东流径城南三十里入海。”《水经注》:“柜艾水,一名洋水。”

南朝宋泰始二年,辅国将军刘怀珍击青州刺史沈文秀于东阳,进至黔陬,军于洋水,遣别将王广之袭不其城,拔之。

境内又有风河,古称风水河,源头有三:源自七宝山的张仓东河,源出铁镢山的张仓西河,还有源出陡阳山的溧水河。张仓东、西河在张仓东南汇流,至双凤山南与溧水河合流,流经肖家庄、大哨头、烟台前入灵山湾。风河全长三十五公里,入海口处滩涂肥沃,适宜泥蚶、文蛤、竹蛏、牡蛎等多种贝类生长。

大珠山在胶南东南部,南北长二十多公里,宽约五公里,直插入海,主峰大砦顶海拔米,总面积六十多平方公里。无论从东面还是从西面远望,大珠山都是一道青峰相连的半岛风景。它枕沧海波涛,挂高天风云,铺大地葱翠,既清新秀丽,又气象万千。清乾隆年间的《胶州志》则说它是“州中第一胜地”。《胶州志》并载:“《齐乘》云,岸海名山,嶙峋万仞,势压群峰,山麓石辟为门,有石门寺,旁有一泉,迸若珠玑,曰玉泉。故原名玉泉山。……大珠绵亘百余里,东插入海,势如巨鳌,二山错立天表,云气出没不绝,夏尤滃蔚,望之累累若珠,真奇观也。”

《读史方舆纪要》:“大珠山州南百二十里。滨海,上有石室。珠,亦作朱。《通典》:高密诸城县有古长城,自齐西防门,东逾泰山、穆陵、至大珠山海滨而绝,是也。”

据清代嘉道年间掖县地理学家、文士侯登岸《大珠山考》云,大珠山因唐代仙人朱仲居于此而称大朱山,后雅传为大珠山。东汉时名士崔季珪(崔琰)曾从海上来过大珠山,并在此作《述初赋》。

唐开成三年(年)日本大和尚圆仁以请益僧身份随遣唐使到中国求法,于扬州开元寺就宗睿学梵语,从全雅受金刚界诸尊仪轨等大法。开成四年(年)第一次回国途中、会昌七年(年)第二次回国途中两次经过大珠山。

中和四年(年),新罗宾贡进士、韩国韩文学鼻祖崔致远曾泊舟大珠山下,赋诗十首,以咏黄岛风物,其序云:“中和甲辰,季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一《石峰》:巉嵒绝顶欲摩天,海日初开一朵莲。势削不容凡树木,格高唯惹好云烟。点苏寒影粧新雪,戛玉清音喷细泉。静想蓬莱只如此,应当月夜会群仙。其五《杜鹃》:石罅根危叶易乾,风霜偏觉见摧残。已饶野菊夸秋艳,应羡岩松保岁寒。可惜含芳临碧海,谁能移植到朱栏。与凡草木还殊品,只恐樵夫一例看。其七《山顶危石》:万古天成胜琢磨,高高顶上立青螺。永无飞溜侵凌得,唯有闲云拨触多。峻影每先迎海日,危形长恐坠潮波。纵饶蕴玉谁回顾,举世谋身笑卞和。其十《石上流泉》:琴曲虽夸妙手弹,远输云底响珊珊。静无纤垢侵金镜,时有轻颸触玉盘。呜咽张良言未用,潺湲孙楚枕应寒。寻思堪惜清泠色,流入沧溟便一般。

隋唐以降,佛教盛行,许多僧尼居士金山兴建寺庙,镌凿石窟造像。大珠山有多处石窟造像,考证为隋唐时期镌刻。山内悬崖峭壁间有珠山石室,《胶州志》载:“珠山石室在大珠山之阳悬山腰间,东瞰大海若在足下。”《齐乘》云:“晋永嘉陈仲举隐此仙去。”石室绝壁下有麻衣庵,《胶州志》载:“明赵麻衣隐此故名。”庵西山顶有台宽阔,名望海楼。主峰大寨以西为玉泉山,山阴有石门寺,金代称玉泉院。寺西厢为磨铁庵,清代江南布政使法若真曾游此山,在寺内磨铁庵读过书。

明代文人王无竞曾有诗写大珠山石门涧:“石上看云坐夕辉,野花香处竟忘归。云来云去人何在?一片泉声下翠微。”清代胶州诗人高凤举也写石门涧:“夹岸山花红浸水,夕阳倒影动鱼罾。胡麻莫问秦人饭,只此风光已武陵。”

清代胶州牧周于智曾有胶州八景诗,而双珠嵌云为八景之首,其诗曰:“累累形胜隐苍烟,九曲谁将一线穿。神女倦游何处去,双珠抛在水云边。”

大珠山卫星图,二零四国道从中穿过

清代古镇口图

雾中大珠山

这里有一些清代胶南的地图,大家试一试,能找到自己的村庄吗?

(未完待续)

讀史隨筆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胶南三风物篇铁镢山与大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