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复工人数有多少?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情况怎么样?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19日上午,在青岛可隆车业有限公司车间,青岛胶州市胶莱街道曲文琨正在询问企业的相关情况。
2月19日起,胶莱街道组建13个由“班子领导+包企干部+经贸办干部”组成的“企业服务团”,分赴辖区家企业问需、把脉、会诊,全面评估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
在得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三洋皮革因未复工,不能按时供应原材料后,曲文琨第一时间与青岛三洋皮革包企干部刘建昌取得联系,组织工作人员现场办公,按照“六步走”工作法,即企业申请、政府约谈、企业承诺、政府压实责任、模拟运营、通过验收六个步骤,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复工准备,正式投入生产。
“正式复工以来,已有名工人返岗,返岗率达到95%。产能已基本恢复正常,订单预计比去年增长5%。”青岛可隆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善子介绍说,配套厂商三洋皮革如不能复工,自己公司作为下游厂家,也将面临“有人干、没料产”的窘境。
疫情防控期间,胶莱街道超前研判,精准施策,科学应对企业复工潮,通过“一企一作战图四台账”策略,采取“六步走”工作法梯次推进企业复产复工。同时,按照就近原则,将全部企业划入13个网格单元,“企业服务团”下沉企业现场办公,以“严管+厚爱”的思路,精准化指导服务企业复工生产,做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
“服务团帮了大忙,不然企业可就撑不住了。”青岛盛美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臧晓青说,一个月来,受疫情影响,公司有万左右的货一直积压,仓库每天的费用近万元,资金只出不进,企业无法运转,资金链也面临断流危机。
正当臧晓青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胶莱街道“企业服务团”为他们带来了好消息:青岛农商银行正针对胶州市企业提供疫情防控专项资金支持,已联系对接,请尽快安排专人进行沟通。
“万元的贷款已到账,企业已恢复运转。”臧晓青说,除了帮助申请贷款,“企业服务团”还上门指导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帮助解决了防疫物资储备、车辆通行证、员工通行证等问题。
截至目前,胶莱街道家工业企业,已开工家,复工人数人,复工率88.38%;其中,规上企业共64家,已复工62家,复工率达96.9%,复工人数人。(经济日报记者刘成通讯员刘伟郭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