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上合策源临空支持胶州托底,上合新区推
TUhjnbcbe - 2023/5/15 9:51:00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上合策源、临空支持、胶州托底、全域联动——

上合新区:谋定后动、实干为要,推动“一核三区”垂直崛起

打造极具国际范、现代范、活力范、生态范的现代化上合新区

因有五千年文明底蕴而享誉中外,因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坐落而声名鹊起,因4F级国际机场转场而闻名遐迩……当下的胶州,历史机遇垂青、重大战略落地、海陆空铁齐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悄然成为中国北方最具投资价值、增长潜力最足、发展势头最猛的创业沃土之一。

站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浩大风口上,未来的胶州将怎样开启新的创业征程,扛起国之重任?如何破解高速增长的核心密码,继续全速奔跑?

上合新区工作汇报会宣传展板。

再出发,向着更高的目标。8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上合新区工作汇报会在胶州举行,胶州市委市政府、上合示范区管委主要领导轮番上台推介,集中展示半年工作成果,汇报下一步工作思路。胶州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这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动员部署,是现代化上合新区建设的集中路演,是推动作风能力提升的冲锋号角。展望未来,胶州市将紧抓历史机遇,谋定后动、实干为要,将重大战略和地方实际相融合,始终锚定“坚持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这一目标,通过“全域统筹、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工作方略,按照“上合策源、临空支持、胶州托底、全域联动”的思路,推动“一核三区”垂直崛起。

上合新区工作汇报会现场。

解剖麻雀,明确方位

锚定“一核三区”攻坚目标

时间不会辜负实干者。

今年以来,胶州因在多项考核中屡获佳绩而备受瞩目。年,胶州GDP总量从年全市第四跃居全市第二;今年一季度,胶州乘胜追击,总成绩在十区市经济运行及重点工作“摘星夺旗”考核中跻身全市第二,项目签约落地及城市更新建设两个单项板块更是独占鳌头。

鉴古知今,读懂历史才能了解城市的“根”与“魂”。胶州拥有五千年文明底蕴、三千年古国积淀、两千年城市建置的厚重历史,保留有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三里河文化遗址,是山东半岛较早有人类活动的区域之一。唐宋时期,港盛州兴、海运繁荣,板桥镇应运而生。北宋时期设置市舶司,是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全国五大商埠之一,此后八百年间“估客骈集、千樯林立”,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业金融中心,被明代史书《国榷》誉为“海表名邦”。

千年历史永流传,今朝古城展新姿。近年来,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地铁8号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启用,特别是全省唯一的4F级胶东国际机场正式运营,海陆空铁邮“五港联动”优势更加突出,让胶州成为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胶州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在国家战略的加持下,再次站到对外开放最前沿。省委、青岛市委对上合示范区建设寄予厚望,提出举全省、全市之力建设示范区。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也为上合示范区锚定新目标,指出要推动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落实“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工作机制,提升“4个中心”功能,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近半年来,胶州上下都有一个鲜明的感受,那就是“变”。城市风貌在变,思路打法在变,人才队伍在变。“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变,不仅要有推陈出新的勇气,还要有远见卓识。

始终置于全国大局、全球大势,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新一届胶州市委、市政府坚持“跳出胶州看胶州”,用国际视野、全球目光来重新定义这座城市。“通过与上级领导、专家智库、头部企业碰撞交流,对上合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上合示范区建设的核心是‘地方经贸合作’,必须牢牢扭住深化拓展与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方经贸合作这个根本原点。”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上合示范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新竹说,以“4+1”为支撑和载体,锚定产业链接这一动力主轴,将上合示范区建设成为面向和辐射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综合服务平台,资本、技术、人才的汇聚平台,供应链、产业链的耦合平台,经贸合作成果的展示平台,为国际多双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提供场景、模式和范例。

解剖麻雀,明确方位,锚定“一核三区”攻坚目标。胶州市在弄懂上合示范区发展逻辑后,着力探索以改革的冲击钻打通现代化上合新区建设的堵点、痛点、难点,推动各类要素在上合新区加速集聚。一是以体制机制促资源耦合,打破行政界线、区域壁垒,整合上合示范区核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胶州市三方资源,成立现代化上合新区建设推进委员会,下设综合协调、产业发展等六个专班,按照行政一体运转、干部一体使用、考核一体评价、政务一体服务“四个一”机制,握指成拳、聚力攻坚。二是以国企改革促发展融合,组建了注册资本亿元、资产规模超亿元的上合控股发展集团,建立起“1+3”四家国企竞相迸发的发展架构,让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以协同作战促力量聚合,成立投资促进委员会,下设招商项目部、产业发展研究院等8个部室,组建10个产业招商组、3个功能区和12个镇(街道)招商团队,精准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招大引强能力全面提升。

“变则通”,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经济大势瞬息万变,必须要直面变化、变中求新。想透说清是前提,干实才是关键。胶州市方向已经明确、架构已经清晰,接下来就是“真抓实干”。胶州市要求全市各部门单位要配置最优资源、拿出最强力量、集聚最大动能,参与好、支持好、服务好上合新区建设,求新、求进、求突破,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闯出一条新路。

理清逻辑,抢抓风口

推动上合新区建设跨越前进

唯有理清逻辑,才能明确方法、路径。

资本的风向标永远流向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胶州市经济总量位列全省同级城市首位,上合示范区又肩负着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时代使命,上合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价值高地”。“全域统筹、一核引领、三区联动”,这是胶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为上合新区“量身定制”的工作方略,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上合新区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手册”。

在张新竹看来,“一核三区”四大板块虽然定位不同、任务不同,但每个板块之间相互赋能、彼此协同、共生共赢,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我们将树牢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按照‘上合策源、临空支持、胶州托底、全域联动’的思路,抓系统谋划、抓全域统筹、抓规划整合,共同打造极具国际范、现代范、活力范、生态范的现代化上合新区。”

——上合策源,将“上合”作为超级链接者。

以上合示范区为原点,有“钢铁驼队”——中欧班列支撑,有“空中使者”——胶东国际机场加持,海、陆、空、铁以更快速度跨越高山大漠、深海远洋。

中欧班列(齐鲁号)“上合快线”首班大豆回程专列。

互联互通、物畅其流,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25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49个城市,一条覆盖省内、辐射沿黄、横贯欧亚、联通日韩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加速成型;贸易引领,多向互动,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由年的8.5亿元增至年的40亿元、增长近5倍;内引外联、以投促引,示范区自年以来,共引进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等总投资亿元的52个项目,新增20个上合元素项目。“一年起步,两年上路,三年成势”,示范区从无到有、开辟新局,总书记提出的构想已成为青岛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在胶州市谋定的路径打法中,上合示范区核心区作为超级链接者,为上合新区建设链接要素资源、争取政策支持。“有了这张超级王牌,我们可以向国家部委争取政策支持,可以进行无限的创新创意创造。”胶州市委主要领导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区域合作成为疫情下各国贸易融通的必由之路,上合示范区地位更加凸显。

“站在新起点,上合示范区将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锚定‘4+1’战略打法。”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刚在推介时说,即全面提升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功能,全力推动示范区全面起势,建设极具“国际范”的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加快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具有上合特色和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型国际教育合作新样板。

围绕“做实”,全力实现“四个中心”新突破。示范区依托独特区位优势,链接耦合国内外产能与市场,全面提升“四个中心”能级。围绕“做好”,全力筹建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加速建设如意湖商业综合体,设立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深化“智创上合”制度创新品牌内涵,积极探索经贸合作新模式。围绕“做美”,加速建设上合风貌新城区。围绕“做响”,深化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依托学院组建上合发展研究院;探索建立友城合作新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进友城·合作共赢”活动,更加主动讲好“上合故事”,扩大示范区的国际影响力。

——临空支持,将“临空”作为核心动力源。

临空经济区是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量经济联动发展的主战场,将有效带动机场及周边消费能效升级。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是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是胶州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的新平台。

去年8月,伴随全省唯一的4F级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先后有家机场关联企业在此注册运营,有总投资亿元的40个项目先后落户,一座极具“现代范”的生态智慧空港城呼之欲出,一条现代临空产业新赛道初现规模。

通过头部企业带动“腰部”、延伸“长尾”,加快培育形成临空雁阵集群。在邦达芯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基地,两栋仓库拔地而起,为半导体及其他先进制造业元件等提供分拣、包装、配送、清关为一体的快进快出、恒温恒湿专业进出口物流服务。据海程邦达集团关务总监、邦达芯项目负责人翟明介绍,该基地已通过专业化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为多个综合保税区内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未来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

今年2月,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这是山东省第14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也是山东省首个临空型综合保税区,同时是青岛市第5个综合保税区。截至目前,综保区内已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合计为亿元,总建筑面积为万平方米,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下一步,综合保税区将立足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主要发展保税物流、航空制造维修等产业,着力建设外向型重点项目聚集区,实现“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服务上合示范区、助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的现代化综合保税区。

“临空经济示范区将为上合新区建设培育创新动能、推动产业迭代。”胶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市长刘涛表示,将立足“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定位,放大空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动力源作用,加密国内国际航线,新开直达或日韩经青岛中转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货运航线,全面建设“上合空中丝绸之路”。同时,搭建综合保税区政策平台,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导入临空指向最佳产业,培育集群融合、生态耦合的大产业。

——胶州托底,持续发力品质城市和乡村振兴建设。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是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城市建设目标之一。胶州市提出建设极具“活力范”的品质城市示范区,这可为上合新区建设提供宜居宜业环境,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胶州市贯彻落实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要求,组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实施旧城旧村改造建设、公园城市建设、停车设施建设等八大领域攻坚战,梳理出今年个攻坚行动项目,其中纳入青岛市攻坚任务项目个。截至目前,胶州市已开工项目数量达到92个,开工数量和完成投资额均大幅超过预期进度,全面推动城市焕新蝶变。

据介绍,胶州市下一步将发挥河湖海自然交汇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优化空间形态、凸显上合特质,着力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闻者心动”的未来之城,努力成为青岛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重要组团。目前,胶州市已依托卡奥斯项目,在上合示范区拓展区规划建设了12.77平方公里新片区,在打造行业首个全产业链端到端贯通、场景生态融合集成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无人驾驶等场景,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在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胶州市规划了国际科创城,通过建设地标性建筑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另外,胶州还规划建设上合大道,推进轨道交通布局,加快地铁8号线支线及相关TOD项目建设,重点打造总部商务、金融贸易、文化交流等蓝筹特色产业,努力成为品质生活的高地、成就梦想的舞台。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将为上合新区建设厚植生态基底、绘就美丽画卷。胶州市将充分发挥在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推进“”工作体系。其中“1”就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供给一套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性解决方案,特别是依托上合国际食品创新中心项目,把西南三镇作为一个整体场景,统筹建设食品产业研发、贸易和集成创新中心,推动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建设上合现代农业创新场景展示中心,打造未来农业创新发展的范例。

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项目现场。

推动“一核三区”全面起势,成为中国北方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这是胶州市锚定的最大愿景。张新竹表示,“一核三区”四大板块既单兵作战,又组团攻坚;既靶向发力,又握指成拳,是支撑上合新区垂直崛起的强劲引擎。“可以预见,上合新区必将成为政策洼地、产业高地、投资福地。”

党建引领,真抓实干

为上合新区建设保驾护航

锚定“坚持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的奋斗目标,胶州市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只争朝夕,以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刻印下逐梦前行的铿锵足迹。

“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力提升执行力,工作中找问题、党建上找原因、改革上找出路,全力打造‘四型’机关,将党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胜势。”张新竹深刻剖析了打造“服务型”机关、“效率型”机关、“学习型”机关、“实干型”机关之于上合新区建设的重要性。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就是服务就业、就是服务民生。通过打造“服务型”机关,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的胶州,正在形成一种正向激励的良性循环。在这里,专班、部门、镇街各司其职,企业可以与任何一个专班、部门、镇街打交道,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提需求,继而成为激荡城市发展的最大活力源泉。

任何工作都讲求时效性,在计划节点内完成,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胶州,通过“效率型”机关打造,相关工作实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临空经济区低效片区改造启动区征迁工作为例,自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短短20余天,便已完成52个地块、58家企业的签约工作,跑出了征迁工作加速度。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金融贸易、集成电路、招商引资……产业经济的快速迭代,“倒逼”着各级干部要像学者一样思考,善于学习新事物,用专业术语与企业家沟通、交流、洽谈。在胶州,通过打造“学习型”机关,党员干部的知识体系加快更新升级,专业能力、专业本领、专业精神显著增强,各行业领域多了一批“行家里手”。

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靠奋斗出彩。在现代化上合新区建设的战场上,通过打造“实干型”机关,“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在全域蔚然成风。通过镇街书记擂台、路演答辩等形式,一场更大范围的“比学赶超”行动悄然兴起——胶莱街道将借鉴上海临港新城泥城镇打造“临港之门”成功经验,打造临空经济“新高地”;胶西街道要对标昆山张浦镇,用好用活经验做法,争当上合新区建设驱动器;李哥庄镇要抓牢机场开放流量,放大机场溢出效应,聚力打造临空高端商务区、时尚宜居新市镇;里岔镇要全力打造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镇,对标安吉“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路线,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让实干成为上合新区最响亮的宣言。“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对于建设目标、发展路径,上合新区已彻底弄懂、说清,接下来就是干实。胶州市、上合示范区全体上下全面践行“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坚持把“真”和“实”作为全部工作的生命线,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开新局”,为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重要一极贡献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锡复春衣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合策源临空支持胶州托底,上合新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