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可爱的派大星侵袭我国胶州湾,很多海产品遭
TUhjnbcbe - 2023/7/14 21:11: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估计很多小伙伴们都看过动画片《海绵宝宝》,里面的主人公是一只会说话、总爱闯祸的海星。看着它憨态可掬和萌蠢的模样,实在无法和它与凶猛的捕食者划上等号。然而,就是这些看上去蠢蠢的海星,它们有的种类,专门以贝壳类海鲜产品为食,最近一段时间让我国胶州湾的渔民们头疼不已。

先来看看海星的基本情况

海星其实是一类种类繁多棘皮动物的统称,旗下主要有个目类,即显带目、有棘目和钳棘目,全世界的种类大约有多种,几乎遍布各大海洋,其中尤以太平洋海域最多。不同类型的海星,个体差异很大,大的能达到将近1米,小的则只有2-3厘米。

海星虽然种类很多,但从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比如,在身体结构上,海星的身体都呈现出扁平状,在扁平的体盘上,通常分布着五条呈对称性的放射状生长的腕足,由于身体的形状类似五星,因此得名“海星”。

别看海星看上去身体非常柔软,但是在身体内部,存在着由许多钙质骨骼所形成的骨板结构,这些骨板结构通过结缔组织连接在一起,因此既具有自由的活动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韧性。身体内部的骨骼延伸到体表,则形成棘状突起,在突起与骨板的中间,形成皮鳃器官,具有呼吸和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

海星的腕足外部,也由一层比较坚硬的棘状包裹物所覆盖,内部中空,其中分布着成排的管足,有的种类腕足末端还有吸盘。海星管足的功能可谓十分强大,比如捕获猎物、攀附物体、在水中游动等,都需要借助管足来实现。

从生活习性上看,海星属于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它们虽然神经系统不发达,但是棘状外壳上的感受器官非常灵敏,可以精准地感受来自周围海水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变化,从而能够识别出周围潜在的食物来源。海星们主要栖息在近海的砂质底泥、软质底泥等海底,以及珊瑚礁等区域。

根据海星捕猎对象的不同,全世界的海星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摄食方式,一种是深海海星,一般体型较小,主要以捕获微生物、有机体的残渣等为食。第二种是管足上没有吸盘的海星,它们的活动能力有限,而且体型也较小,主要以较小的甲壳类海洋生物为食。第三种数量最多,体型较大,管足上有吸盘,具备较强的自主捕食能力,而且食物主要是双壳类(如蛤蜊、海蛎子、鲍鱼、扇贝等)海生动物。在青岛胶州湾爆发的海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三种。

海星捕食双壳类动物的“技能”

最近10多年来,世界上很多海域都出现过被海星侵袭的现象。比如,自年以来,我国北方的沿海地区,每隔几年都会集中爆发海星泛滥问题,比如胶州湾、崂山等地,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差不多能分布着好几百只。年,菲律宾2万多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差不多有一半以上都遭到“海星大军”的侵袭。很多渔民饲养的海鲜产品,在海星的疯狂捕食下,损失非常惨重。

入侵我国胶州湾等北方海域的海星,其实是一种数量非常多、也比较常见的种类-多棘海盘车,这种类型的海星拥有五条放射状腕足,辐径在15厘米左右,每条腕足下长有四排密密麻麻的管足,管足的末端长有吸盘,这让它们抓捕贝壳类猎物以及攀附海中物体的能力十分强大。

多棘海盘车的食物主要是蛤蜊、鲍鱼、扇贝、海蛎子等贝壳类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黄海和渤海,仅在胶州湾爆发年份所造成的损失,就达到数千万元。

多棘海盘车在捕食猎物时,所应用的方法,可谓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们没有巨大的咬合力、没有尖锐的牙齿和脚爪,连我们人类徒手都很难掰开的贝壳类动物,它们却自有一套方法。

首先,利用体表灵敏的感受器捕捉到猎物的“气息”,然后利用管足紧紧握住猎物。由于它们的捕猎对象,通常都是海洋中的一些双壳类、鲍鱼、海胆等这样弱小无力的动物,所以一旦被海星的管足握住,根本没有什么机会能逃脱出去。

接下来,海星“死缠烂打”的耐性就上线了,它们在握住这些食物时,一开始什么也不会做,只是紧紧地抓住,利用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慢慢消耗猎物的体力。在此过程中,还会用柔软的身体配合管足,紧紧包裹住猎物,让猎物长时间处在一种缺氧的状态。

此后,假如猎物体力不支或者贝壳出现了松动,海星便会立即抓住这一机会,一方面向贝壳内注射激素类物质,使贝壳的闭合肌失灵,另一方面会将自身体内的喷门胃吐到贝壳内部,然后分泌出消化酶,从而使得猎物内部机体出现软化和分解,直至贝壳全部打开,然后海星再将食物全部吞进肚里,完成最后的消化。

海星为何对贝壳类伤害性这么大?

一方面,在非常适宜的海域环境中(温度、食物来源丰富程度等),海星拥有非常强大的繁殖力。绝大部分的海星为雌雄异体,拥有多达数个甚至十几个生殖腺,雌性成年个体的产卵量一般都非常大,一次可排出万粒。雄性成年个体在每个腕足上都生长着睾丸,可以将精子直接排到海水中,卵子和精子在海水中相遇便可完成受精和发育。

第二,海星的寿命较长。多数海星的寿命都10年左右,有的种类还能达到30多年,其中从幼体发育到性成熟的时间不长,通常在2年以内就能长大,这样无疑大大增加了海星的种群数量。

第三,海星拥有非常逆天的再生能力。即使海星遭受到外界的损害,但是只要不是过于严重的伤害,都可以进行机体的自我修复。比如一条腕断了之后,还可以再长出来,功能和以前的一模一样。有些种类的海星,甚至在割掉腕足之后,只有腕足上带有一部分中间的基盘部分,那么也会重新发育长成一个新的海星个体。

第四,海星“浪费粮食”现象严重。由于海星的体内空间不足,其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特别是肠道被压缩到非常短的地步,对吞进体内的食物消化能力很差。据研究,海星吃进克的食物,最多只能消化其中的6克,剩余的部分,则只能排出体外。因此,为了维持能量的摄入需求,海星必须要吃进非常多的食物才行,而这些食物绝大部分都属于“无效输入”,浪费非常明显。

靠人们吃能解决问题吗?

对于胶州湾等我国北方海域的多棘海盘车来说,的确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海星,因此市面上不乏有吃货们实践的烹饪方式,比如烤海星、蒸海星、煲海星汤等等,但是,由于海星的身体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不多(主要是生殖腺),而且海星体内还含有对人体有微毒的成分,所以大量、经常性食用肯定是不可取的。

当然,控制海星数量,让它们为人类更好地服务,也有其它一些方式,比如,通过培育海星的天敌(如法螺),或者为天敌创造更为宽松的生活环境(如海欧等),用这种“生生相克”的方式来对海星,不乏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对策。

另外,还可以发展针对海星有益提取物的生物制品(如维生素、脂肪、微量元素、蛋白质),来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来满足不同人群的药用和保健需求。当然,用于捕获海星的方式,切忌使用化学药品以及大规模的拖网作用方式,这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捕获大量的海量,但同时也会误伤或者误杀其它海洋生物,同时还会引发区域性的海底污染物扰动,引发区域性的生物迁移或者种群数量降低等问题,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自损八百”,得不偿失。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爱的派大星侵袭我国胶州湾,很多海产品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