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青岛正式建置后,甲午战败,德国如何一步步
TUhjnbcbe - 2024/3/3 16:21:00

明清时期的中国,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的侵犯,其中就包括胶州湾这一带。明代政府也曾设置许多沿海戍卫所,其中主要的有灵山卫、鳌山卫、浮山所、雄崖所、胶州所等。

虽然有这些卫所的存在,但此时封建王朝由盛转衰,国力不足以抵抗频繁的海患,这就导致胶州湾附近的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面临极大威胁。于是海禁政策随之颁行,在保卫沿海地区的同时,却也会产生妨碍海上贸易的消极影响。

自年鸦片战争以后,紧闭的国门被列强用武力开启,停滞了多年的海洋贸易重新迎来发展契机。

清咸丰九年(公元年),清政府在今青岛地区的金家口附近设厘金局,又将分局设立在青岛口、女姑口两处,负责胶州湾一带的港口贸易往来管理与征税等事宜。

这说明,当时的青岛地区已经具备初步的开港设关条件,为之后成为北方良港奠定基础。然而,落后无能的清政府仅仅能够初步认识到青岛重要的战略地位,却没有及时巩固海防。

年,清政府出使法、德、意、奥等国大臣许景澄和朱一新上疏建议提出,应当在胶州湾设置军事港,巩固海防。此时的海防事务由李鸿章全权负责,李鸿章对此事并不十分重视,只派部下刘含芳与英国人朗卫理前往胶州湾,“相度形势,计划设防。”

刘含芳带领人手实地勘察后做出的判断却是,认为胶州湾的地理位置及四周山水形势不利于在此设置防卫,便将这一计划搁浅。

五年之后,年3月26日,李鸿章在旅顺军港检阅北洋海军,检阅完毕后经过旅顺、威海到达胶州湾进行实地考察。在到达胶州湾后,李鸿章改变了之前的看法,认为胶州湾“门口系属湾形,从东至北环山蔽海,形胜天成,实为旅顺、威海以南一大要隘。”

考察完毕后,李鸿章即刻上奏朝廷,力主在胶州湾设置海防、派兵镇守。同年6月14日,光绪皇帝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这标志着青岛正式建置开始。

在清政府意识到青岛地区的战略地位后不久,因甲午战败,胶澳地区开始面临被侵略与占领的危机。

俄国因为地理位置的靠近,曾在年的冬季将自己的舰队以“过冬”为借口驶入胶州湾,又在次年再次增加驶入胶州湾的军舰,停泊在此处向中国军队与政府示威。

德国是图谋青岛的国家中最老谋深算的一个,其对青岛的占领经历了漫长的考察和准备。

在年3月前后,德国已经派出前期侦查人员来到青岛搜集情报,并撰写成《中国亲程旅行记》一书,认为胶州湾是非常适合作为殖民地的地方,带动起整个德国对于青岛的狂热幻想。

随后,在年8月,德国远东舰队司令蒂尔皮茨详细调查了胶州湾沿岸及山东半岛的军事与经济状况,开始正式为占领胶州湾做准备。11月29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正式决定占领胶州湾。

此次会议之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首先向清政府提出了租借胶州湾50年的请求,遭到清政府拒绝,这就更加坚定了德国武力侵占的决心。如此一来,俄国与德国同样对于占领青岛野心勃勃,德国在进行过一番调查后,并没有将日渐衰弱的清政府及其海军军队放在眼里,但不得不顾忌北方的强敌俄国。

最终,经过多次协商,年8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达成一致,德国支持俄国占领中国北方的另一个港口旅顺,交换条件是俄国不再干涉德国对胶州湾和青岛地区的侵略。

就这样,胶州湾成为了大国博弈之下的交易品和牺牲品。在完成与俄国的谈判协商后,德国侵略青岛进入筹备期,开始等待出兵的恰当时机。

年11月1日,发生在山东西南部巨野县的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案件,恰好为德国武力进攻青岛提供绝佳借口,此次事件称为“巨野教案”,尽管当时事件发生后清政府也采取了惩罚凶手、保护传教士等措施,但这仍称为德国出兵占领青岛胶州湾的导火线。

年11月6日,威廉二世表示:“我决定要以极严厉的,必要时并以极野蛮的行为对付中国人。”

11月10日,在充分准备后,蒂尔皮茨率领驻扎在上海的德国舰队开往青岛胶州湾。

11月13日上午,德国舰队的五艘军舰抵达胶州湾。很快,驻扎在青岛的清政府海军观察到德国舰队的驶入,向当时的总兵章高元汇报,而昏聩无能的章高元只是象征性询问德国人“有何贵干”,蒂尔皮茨借口“来此游历”,隐瞒其侵略的真正意图。

章高元不疑有他,毫无警惕防备之心,直到第二天清晨,全副武装的德国水军六百余人在栈桥西侧登陆,几个小时之内,青岛口岸全部处于德军控制之下。

当天十一时左右,德军递送消息给总兵章高元:

“胶州湾一带,限三点钟将驻防兵勇全行退出女姑口、崂山以外,只允带火炮一车,其余军火炮位,概不准带,以四十八小时清退为限,过此即当敌军办理。”

章高元此时才意识到德军来此的目的为侵占港口,于是急电请示清政府。

16日下午接到清政府答复为:“惟有镇静严扎,任其恐吓不为之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致衅至我启。”

19日上午,德军前往沧口驱赶驻扎的清军,并扣押章高元带回德国舰队。至12月3日,章高元被释放,回到清军驻扎地后,他下令全部军队撤退往烟台,至此青岛沦陷于德国人手中。

青岛沦陷后,无能的清政府顾及天朝上国的尊严,为了使德国的侵略合法化,于年3月6日,派遣李鸿章、翁同龢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签订《胶澳租借条约》。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青岛“合法”沦为德国殖民地,加剧了青岛及整个山东省半殖民地化过程。

也就是说,尽管青岛早在年就开港设关,但并不是依照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开设,也不是由本国自主自愿开设,而是帝国主义列强殖民占领下的产物。

在青岛开港、设立胶海关的前期二十多年中,德国与日本轮番占领,实行经济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胶海关发展至年前后,在五四运动的政治背景下,更加受到波及。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正式建置后,甲午战败,德国如何一步步